『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你回乡下去快点回来,家里可没有多少粮食给你带到乡下去。”
“妈,我知道了!”
他们家只有他父亲李君豪是顶级劳动力,一个月有二十八斤的粮食定量,他母亲王秀清,一个月现在才十四斤粮食。
李有福自己和他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也同样每人只有十四斤粮食。而且他小妹李佑乐,更是一个月只有四斤粮食。
他大哥二十岁,大姐十七岁,二姐十五岁,加上李有福自己十三岁。他们都是正是能吃的年纪,这么少的粮食,在现在油水又差的情况下,一家人怎么可能够吃。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他母亲起来,将家里剩下的棒子面用布袋子给他装了几碗,她递给李有福说:“你把这些带回乡下去吃吧,家里幸好你昨天卖了二十多块钱,还有一些票,家里你不用担心,我今天上午下班回来,就再去买一些粮食回来。”
早上,李有福的哥哥和两个姐姐背着背篓,挎着竹篮,拿着挖野菜的小弯刀出门前。
他大哥李佑鑫悄悄的抱着李有福肩膀问道:“小弟,你捡到板栗和核桃的那处小山谷在哪里啊,那里面还有没有核桃和板栗呀?”
“没有了,我反复的找了几遍,都被我找光了,我怎么可能还留一些在那里不捡回来,难道我傻啊?”
这时候李有福的大姐说道:“大哥,要不我们今天也走远一点,走偏僻一点的地方去试试看,看能不能多挖到一些野菜。”
至于去山上像李有福一样捡回来板栗核桃,那是想也不要想。
山上有板栗核桃树的地方,早就被人刮地三尺了,别说核桃板栗,估计连核桃壳都没有。
这年头可不光是李有福一家吃不饱,有些孩子稍微多一点的,甚至有些孩子的户口不是在城里的,比起李有福家,那样的家庭才是真的惨。
李有福没有急着出门 ,等他爸妈带着小妹去第三轧钢厂上班,大哥和两个姐姐也和院子里要去挖野菜的人一起出门去山上挖野菜之后。
他将老妈王秀清给他的几碗棒子面收进空间,然后背着空背篓,向着院子外面走去。
走在南锣鼓巷的那条街上,各个门面都是紧闭着的,只在十字路口,还有一个早餐点。
李有福看了早餐点一眼,没在这里买东西,这里毕竟经过的熟人太多了,在这里买东西,让人看到了不太好。
出去胡同口,左边是供销社,右边是国营饭店。
他径直朝着供销社走去,来到供销社外面的柜台处,他看着里面的服务员。
“阿姨,我来买点种子带回乡下去。”
里面的服务员大妈看了李有福一眼:“小伙子,你需要买些什么种子?”
“阿姨,我爷爷给我说的是哪几样种子,我都忘记了,你这里有些什么种子啊?麻烦你介绍一下,我看看我能不能记起来。”
“我这里粮食种子有稻谷,小麦,玉米,还有土豆。蔬菜种子有大白菜,白萝卜,花生,蚕豆这些种子,你要哪些?”
“阿姨,我都记不起有哪些了,要不,你全部都给我拿一些吧!”
“你这小伙子怎么这么虎呢?现在粮食多金贵啊!你还这样买?那如果买回去用不上呢,你这不是浪费了吗?”
“不会的阿姨,不会浪费。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都在乡下。他们一个村那么多人,就算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用不上,还有村里的叔叔伯伯,舅舅家里可以用,这些种子肯定能用得掉。”
“你买这么多,你有钱和票吗?”大妈看着他,怀疑的问道?
“我有!”李有福赶紧掏出钱和票,当然,他肯定没敢全部掏出来。
“现在粮食紧张,种子管的也很严格,每个人每一样种子最多只能买半斤。”
“半斤就够了,谢谢阿姨了!”
等供销社的这个大妈营业员算好粮票和钱,李有福先将钱票全部递进去,等大妈连续清点两遍,然后将钱和票收起来之后,这才开始给李有福一样样的称种子。
买好种子,他将所有的种子都放在背篓里面,背着种子就离开了供销社。
一直出了东直门,李有福才在一处早餐点前停了下来。
“老板,来十个肉包子,十根油条。”
包子和油条都不要票,只是比国营饭店的贵一些。他买了十个肉包子,十根油条。
若不是怕太打眼,他都想将这里的肉包子和油条,馒头这些小吃全部买光。
毕竟这年月的肉包子和油条等,可都没有科技与狠活,都是实实在在的猪肉包子,不掺各种添加剂的油条。
李有福一边吃着包子油条,一边向着上河村走去。在路上无人的地方,他将种子全部都收到空间里放了起来,背上就只背着一个空背兜做做样子。
出城之后,走上一段路,顺着一条河沿着河岸往里走,先是经过下河村,再继续向着山里走。
一直走到一片大山脚下,才到达此行的目的地,上河村。
因为在这一片大山里面,有几条长年不断的小溪流,共同汇入上河村外的那条河流。
上河村沿河而建,总共四十户左右的人家却拉得很长,一直连接到大山脚下河流的源头,所以村子才会取名上河村。
李有福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以及几个舅舅家,全部都是上河村的人。
今年虽然干旱,但是对于上河村这里来说,只是降雨变少了,增加了种庄稼的工作量和辛苦程度。
河流里面的水还是跟往常一样。一直流淌不息,只是水量减小了三分之一而已。
据说这几年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因为干旱的原因,好多地方是百里无人烟,千里无鸡鸣。
当然,这是后世人们知道的一些消息。
不过在当时来说,这样的消息电视上,广播上,你永远不会听到。
就算你翻遍整版报纸,即便你在夹缝里,也找不到这样的消息。
你看到的只会是一片形势大好,欣欣向荣,粮食增产,还是夸张的亩产万斤粮食,十万斤粮食这样的特大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