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老子果然不愧是圣人分身,纵然不谈天道而论人道,其中玄奥则足以让管夷吾如痴如醉。
他发现纵然是参悟人道,老子与通天亦是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当初虽然萧升只听过通天教主一次讲道,但是也能感受到其道的勃勃进取之心。
但是老子所言人道,大多是循天地之变而执人道之力,却是要比通天教主柔和许多。
就在函谷关令尹喜秉笔疾书之时,管夷吾与那头大青牛却沉醉与道境之中无法自拔。
对于老子而言,这除了是为他们讲道之外,又何尝不是其在自我梳理这次入世之得。
故此老子讲道越到最后,便越是随心所欲,已然忘却了尹喜与管夷吾的存在。
而即便以管夷吾的道行,越是听到后面也愈发感到艰难晦涩,至于那头大青牛则是早已呼呼大睡起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不过当老子说起圣人之道时,管夷吾顿时忍不住心中一阵火热。故此即便他此刻已然感觉道一阵头昏脑涨,但是还是顽强的坚持下来。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故无为而无不为矣!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随着老子最后的话音落下,管夷吾不由满头大汗的瘫坐在下方,顿时面色惨白好似拼死搏斗了一场般。
至于尹喜,则是面色亢奋的将笔放下。他在放弃感悟老子所言的天地至理后,只是一味的记下文字,倒是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苦楚。
不过即便他记下了圣人之言,但是也同样错失了圣人亲自讲道的机缘,因此于他而言最后到底是得是失,一时还真不好论断。
半晌之后,管夷吾勉强恢复些精神。只见他面色郑重的朝老子稽首道:“多谢圣人!”
这番指点与萧升而言可谓是收获甚大了,毕竟每一个圣人都是大道之路上的先行者。
虽然他们道途不同,但是他们的指点对于萧升而言,亦是弥足珍贵。
一旁的尹喜见状顿时反应过来,于是也连忙拜倒在地。
老子见状不由轻轻笑了笑,终究没有说些什么,而是坐着大青牛缓缓的消失在天地之间。
……
老子说走就走的洒脱管夷吾是学不来的,他见尹喜怎么说也算是圣人门下弟子,于是索性邀请他一起前往稷下学宫。
在尹喜的解说之下,学宫诸子虽然对老子的离开心中颇为惆怅,但是也并未纠结太久。
毕竟如今稷下学宫之中随着各方的人道英才源源不断赶来,诸位稷下先生们的压力也开始大增。
渐渐的学宫诸子之间不仅会相互切磋,同时还要应付越来越聪慧的学子的辩难。
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学宫诸子的对于人道感悟,便在一场场磋磨之间飞快成长。
此刻的稷下学宫之中,人道灵光已然好似灵气一般随处充斥在学宫各处。
终于随着孟轲、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彭蒙、田巴、儿说、鲁连子、荀况等后起之秀的出现,稷下学宫上人道灵光之盛,已然映照诸天。
当老态龙钟的鲍叔牙缓缓迈进管夷吾的庭院,看着面容依然如同中年士子一般的管夷吾,他不由无奈的苦笑道:“你这模样倒是一直不变,当真让人羡慕啊!”
管夷吾闻言连手中的竹简也未放下,只是淡淡一笑道:“我曾说过仙道有长生之法,人道亦有养生之术,你偏偏不信。如今悔之晚矣了吧!”
鲍叔牙闻言顿时叉腰大骂道:“我要学了你那人道养生之法,岂不是如同宫中阉寺一样了。”
或许是年岁大了,鲍叔牙越发像顽童一般。
只见他忽然又得意的笑道:“我这一辈子什么都不如你,但是终究有一点你还是比不上我!”
管夷吾闻言不由眉头一挑好笑的问道:“哦?你还有这优点?我怎么不知道。”
鲍叔牙闻言顿时哈哈大笑道:“至少我睡的美人比你多,多很多!”
看着鲍叔牙叉腰大笑的嚣张模样,管夷吾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就知道这老小子没什么好话。
明明牙都没有一个了,还偏偏要在府中养那么多美人,也不怕头大长一片青青草原。
鲍叔牙与管夷吾相识相知了一辈子,哪怕管夷吾没说什么,但是仅仅从他眼神之中鲍叔牙也明白他的意思。
只见鲍叔牙嘿然一笑道:“我头上倒是没有草原,不过国君却是未必了!”
说着他不由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虽然他辅佐了齐桓公一辈子,不禁将他扶上君位,还带着齐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之世。
但是为人君者,到底还是习惯了冷血无情。
随着齐国渐渐成为天下霸主,齐桓公心中愈发志得意满起来。
虽然依旧还相信着鲍叔牙的忠诚,使得齐国法度不改,但是却渐渐开始恣意放纵,不再像往常一般听得进谏言来。
就像这次事故,其缘由本是因为桓公和蔡姬在水中游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因此阻止蔡姬。蔡姬不听,还依旧晃个不停。
这才令齐桓公大发雷霆,故此在上岸之后将蔡姬送回蔡国反省。
可是没想到蔡姬刁蛮任性之下,竟然又嫁给别人,而其兄长蔡穆侯竟然也答应了。
这让齐桓公如何能忍?于是大怒之下兴兵灭了蔡国,尽诛蔡姬与蔡穆侯。
对于齐桓公的这些举动,鲍叔牙虽然觉得桓公虽然有些鲁莽,但是也情有可原。
但是其后齐桓公沉浸于翻掌之间平灭一国的快感之中,竟然诈邾袭莒,一时意气之下竟然灭国三十有五。
若是说灭了蔡国还算是出师有名,但是其后所灭的三十五国,则完全是在逞国君私欲了。
鲍叔牙在劝谏再三之后,齐桓公却依然如故。他心灰意冷之下,这才进入学宫之中找管夷吾聊聊。
听完鲍叔牙的牢骚话之后,管夷吾并未感到有多惊讶,毕竟大多‘明君’最后都是冷血薄幸之辈。
他就是看穿了这一点方才宁愿躲在稷下学宫之中,反而将鲍叔牙推到台前。
毕竟若是他如今身居鲍叔牙之位,那么齐桓公整日里想得恐怕就不是灭国夺城,而是如何灭了他了。
除非他识趣的‘早死’,否则面对养生有术的管夷吾,齐桓公百分之百会做出一些过激之事来。